【海韵大讲堂】第二百四十九期:伏羲气象大模型

发布时间:2024-05-20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伏羲气象大模型

报告人:赵洋洋 研究员,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

报告时间: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上午9 : 30

报告地点:西康路1号bt体育台507会议室

主持人:冯涛 副教授/副院长


报告人简介:

赵洋洋,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 2013年于北京大学获气象学硕士学位,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6篇。毕业后就职于国内头部风电企业远景科技集团,2013—2016年负责风电场全生命周期建设平台“格林威治”的风光资源图谱技术研发,研发了100m分辨率的覆盖中国区域和远景海外重点市场国家的高精度历史风速和辐照图谱;2015—2024年负责远景“孔明”功率预测系统气象算法研发,研发了远景高精度区域气象业务预测系统并引入主流气象大模型,功率预测系统在全国超2000个风光场站进行业务应用并获得南方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2023年度特等奖(1/30+) 。


报告简介:

2022年开始基于数据驱动的气象大模型开始涌现并逐步超过基于物理驱动的气象模型预测精度。本报告介绍针对天气尺度和次季节尺度研发的两个伏羲气象大模型,天气尺度的伏羲大模型创新性的采用级连结构,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确定性预报相比, 500hPa位势高度有效预报时长从9.25天延长到10.5天, 2m温度有效预报时长从10天延长到14.5天;次季节尺度伏羲大模型通过借鉴变分自编码生成流依赖扰动构建集合预报,相对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次季节尺度模型预测的累积降水、对外长波辐射、极端降水等有明显提升,并将MJO的有效预报时长从30天拓展至36天。